銷售業
請問百貨公司的客人如果有意外發生,是屬於「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的責任範圍嗎?
海外團購商品以名牌化妝品與保養品為主,成案的關鍵主要在於商品的優惠條件;海外代購商品則以名牌皮革包件為主,由於某些包款可能沒有引進台灣,或是必須等候較久時間才會在台灣上架,代購業者可委託歐洲買手團隊直接在海外專櫃購買,可以滿足台灣消費者以最快速度買到想要的最新款商品。
歐洲代購或海外團購業務的除了企劃團隊之外,客服團隊也是影響公司業績的關鍵角色,後續再來分享客服人員的工作內容!
請問醫院裡的哪些部門也有醫檢師? 大家的工作差異大嗎?
檢驗科為醫檢師最多的地方,除此之外病理科、心電圖(生理組)、婦產科等也都有醫檢師。每個地方的醫檢師工作都有所不同,檢驗科基本上就是收集醫院所有的檢體,加以分析檢驗;病理科的醫檢師負責切片檢體的處理,較大的醫院還有細胞醫檢師,可以做子宮頸抹片等檢體的判讀;生理組的醫檢師操作心電圖,但目前多由受訓過的護理師操作,醫檢師較少;婦產科的醫檢師的工作性質則是與檢驗科的較相似,但專責處裡婦產科裡較急且項目較簡易的檢體。
3樓
[+] 1 回應 •
請問主管如何設定證券營業員的業績目標?
舉例來說: 今年的目標是:現貨市佔是0.5、期權市佔是(期貨:200口/月、選擇選100口/月)、財管:20萬或30萬/月 現貨市佔率萬分之0.5----假設今日成交量為1000億,你的業績1000萬,市佔率就是萬分之0.5 ;期權是算口數不管買或賣,假設期貨200口/月、選擇選100口/月 ;財管客戶透過財管買基金一個月20萬或30萬不等。 如果以上您每個月都有達到公司給您的目標,總之業績就是暫了60%,重點就是要業績。如果您說每個月都有達到公司給您的目標,那您在下一年的考核就會非常的好,對您的年終獎金也是會有差的喔!
3樓
[+] 1 回應 •
請問當設計師與客戶討論設計方向時,有沒有常用的模式或步驟?
1.初步討論
2.初稿(創意發想,通常會設計超過3個基本方向供客戶參考)
3.根據客戶選擇的草案做後續設計的完善(過程中有可能客戶臨時又否決已選擇的草案,這時最好重新再跟客戶討論一次,確定客戶真正想要的)
4.精稿
5.定稿
3樓
[+] 1 回應 •
產品行銷人員一年的薪水結構大概是本薪(有些公司為固定12個月,有些公司固定13個月)+績效獎金+銷售獎金。
行銷人員的績效獎金是按照主管對於當初在此職位上所訂定的年度目標如產品上市成功、活動舉辦成果等,是否達成目標而給予獎金。銷售獎金是指,所負責之藥品是否達成年度銷售目標,金額數量則視到達或超過的狀況。因此,一年下來通常都會超過12個月。
行銷人員的績效獎金是按照主管對於當初在此職位上所訂定的年度目標如產品上市成功、活動舉辦成果等,是否達成目標而給予獎金。銷售獎金是指,所負責之藥品是否達成年度銷售目標,金額數量則視到達或超過的狀況。因此,一年下來通常都會超過12個月。
2樓
[+] 回應 •
食品項目聽起來範圍很廣,請問目前在業界食品進出口公司會有各自專精的食品項目嗎?還是會常常彼此互踩領域或是有大金剛獨占市場的情況?
食品進出口環節只是一個物流的必經程序,沒有所謂的互踩領域情況,大小進出口商都可以生存,大家都可以各憑本事找到貨源,取得有競爭力的採購價格,而通常主要戰場是銷售市場上的爭霸戰,(在台灣很多進出口公司只是進出口,而銷售經銷又換了另一間公司名)。若以台灣出口的亞洲加工食品來看:如醬料/乾食材/方便食品等,如同超市可見的進口食品種類繁多有義大利麵/醬料/香料/餅乾/飲料等;因此,只要沒遇到海外區域性的獨家代理品牌問題下,無論大小公司只要符合國內外食品規範和衛生許可,都可安排出口,目前很少見到只安排整貨櫃醬油或飲料出口的,如此囤貨加上食品效期壓力是非常大的,又或許可看Costco的例子在台灣的經營品項也是包羅萬象的。
3樓
[+] 1 回應 •
常常有人問:「我小時候專注力不好,長大想當專注力訓練師可以嗎?」
專注力不好,如果有心想訓練專注力,這是不可多得的好事!在學習的過程中,你會從:發現為什麼不專心、了解其中緣故、學習如何穩定專注力以及如何提升專注力,藉由訓練的過程,你的專注力也會獲得改善。所以,非常歡迎不專心的人來學習如何當專注力訓練師。
專注力不好,如果有心想訓練專注力,這是不可多得的好事!在學習的過程中,你會從:發現為什麼不專心、了解其中緣故、學習如何穩定專注力以及如何提升專注力,藉由訓練的過程,你的專注力也會獲得改善。所以,非常歡迎不專心的人來學習如何當專注力訓練師。
2樓
[+] 回應 •
由於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使得身心受限者的職業常侷限在按摩師或引發受眾同情心理的才藝表演等工作。彤鳥社企希望社會大眾能以正面積極的角度看待身心受限者,身心受限者透過本身特色或自身優點的開發,讓自己成為課堂或戶外活動的引導教練,大家在互動過程中能激發身心正常的課堂學員許多知識與觀念,在相對平等的基礎上讓身心受限者從社會取得合理的薪資回饋。
2樓
[+] 回應 •
Q4. 如果繼續擔任主機板的「硬體研發工程師」,後續的職涯地圖與職場風景將是如何?
研發工程師的職涯地圖除了職等會隨著年資與表現晉升之外,後續大致會分為管理職或技術職。個性不喜歡管理的資深工程師通常會負責難度更高的案子,同時擔任資歷較淺的工程師的mentor。適合擔任管理職的資深工程師,可能會擔任team leader,帶領幾位工程師負責複雜度較高的案子。表現好的話,或許有機會擔任研發部門主管。
研發工程師的職場風景,除了多了一些會議之外,基本上與研究生的生活相當類似,大部分的時間多在實驗室裡度過。
Q5. 基於什麼原因,讓您決定跳脫這份職務? 而您的下一份職務是什麼工作?
主機板研發工程師做了兩年後,開始思考未來自己的人生規劃問題。基於下列幾個原因,決定離開這份工作:
1) 職場生活類似大學研究所生活的延伸,後來覺得有些一陳不變。
2) 雖然時常要與不同部門甚至上游廠商開會或meeting,但接觸的人大多是老面孔,人際網路相對封閉。
3) 主機板研發工程師的工作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實際內容只是將上游IC廠商的IC產品整合成一個板子,IC廠大多會提供範例線路。同事們私底下聊天,大多覺得並不需要經過研究所的訓練就可以完成相關工作。
離職後, 一開始並沒有思考接下來要到哪個領域工作。因為當時流行考證照,剛好有空擋就去參加了證券營業員等考試。原本想說去投信或證券公司擔任產業研究員,因緣際會通過了一家創投的面試,成為了創投公司的產業分析師。
Q6. 相較於您的第一份工作,下一份工作有沒有比較符合您的需求?
我擔任主機板研發工程師兩年,後來在創投業八年。第一份工作強調專精,全新產品順利誕生時會很有成就感,但工作環境相對封閉;第二份工作強調廣博與人脈,可以從上而下對創業環境與世界趨勢有通盤的學習與交流,投資有回報時雖然很高興,但畢竟真正成功的還是被投資的創業者,創投只是輔助者或直白的說,就只是配角。兩份工作屬性差異極大,其實也都並不討厭。雖然第二份工作的期間遠大於第一份工作,並不代表我比較喜歡第二份工作,只能說創投工作的視野廣,相較之下比較不容易產時職業倦怠的原因吧!
Q7. 綜觀您的職涯地圖,如果再回到校園,您會強化哪些領域或科目?
在大學電機電子科系就學時,有上過必修的電子學、電路學以及實驗等科目,大致上可以升任主機板研發工程師的工作。至於創投工作,學校裡能學到的多以會計學、投資學等財務課程,這些知識在評估投資標的時只能算是基礎的基本功,公司產品種類繁多,各領域專業知識很難在短短的評估時間裡精通,如何抓重點、學中做,並透過個人的人脈存摺多角度驗證,更是能否在創投領域表現傑出的關鍵。
如果回顧自己的校園修課,我會多花些時間在軟體程式設計以及財務相關的修課。財務報表的解讀與軟體程式設計的觀念,未來在許多公司或職務執行的重要性將會越來越重要。
2樓
[+] 回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