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業
【職涯轉轉彎】訪談 - 資訊硬體研發工程師
Q1. 請問您從哪類系所畢業,為什麼會選擇「硬體研發工程師」當做您的第一份正職工作? 這份工作是否是當初的最愛?
Q1. 請問您從哪類系所畢業,為什麼會選擇「硬體研發工程師」當做您的第一份正職工作? 這份工作是否是當初的最愛?
我在大學與研究所都是就讀電子/電機系,系上分了系統與固態兩組。畢業的學長姐如果是固態組,大部分去半導體廠工作;至於系統組的工作比較廣泛,線路設計相關的工作都可以做。我從研究所畢業後,將履歷分別投了幾家IC設計研發工程師以及主機板研發工程師的工作,因為主機板研發工程師的那家公司較早與我聯繫,我就成為了主機板的研發工程師。至於這份工作是否是當初最愛?如前所述,我只能說並不討厭。
Q2. 請問在就職前您對這份職務的工作內容有哪些認知? 正式上班後 ,實際的工作內容跟您先前認知有哪些落差?
我就讀大學的時期,當時非常流行自己組裝電腦,主機板可以說是學生們親身接觸最複雜的電路板產品,所以主機板研發工程師就成為同學們甚至學長姐投入職場時考慮從事的熱門職務之一。當時我只要想像電腦賣場裡的主機板是由自己選用IC零組件、設計線路、甚至自己設計製造,就感到熱血沸騰。
正式到電腦公司的主機板研發部工作後,經過三個月的在職訓練,主管才開始發配工作。新手們分別跟了一位師傅,一開始先擔任資深主機板研發工程師的助手。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實驗室裡幫忙修板子,也就是使用電烙鐵修改先前設計錯誤或因某些原因出問題的主機板。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半年,才陸續有人能開始設計PCB板,但也只是負責主機板旁附屬小板的設計。一般來說,新手在就職一年以後才有機會開始承接主機板設計的專案,成為實至名歸的主機板研發工程師。
當我好不容易承接到主機板設計的專案後,發現這份工作其實真正在設計線路的時間並不多,有大部分的時間在與其他部門的同事開會溝通,例如與PM確認產品規格、與零件廠商及採購認證零組件、與機構工程師確認機殼尺寸高度、與EMI工程師協調相關零件擺放、與Layout工程師協調走線、與韌體工程師溝通開機時的IC狀態設定等等。等到線路設計完成送到PCB廠及打件廠製作板子時,還要利用瑣碎的時間撰寫產品說明書。千萬別以為Sample板從工廠拿回來後就大功告成。絕大部分的情況是,有一大堆的Bugs等著要抓。當時才體驗學長姐曾經告誡的一句話,RD Engineer的RD指的並不是「Research & Design」,而是「Rework & Debug」。
Q3. 能否談談您這份職務的期間,覺得最有趣的工作內容或最有成就感的案例?
記得有一次在替日本廠商做一個主機板ODM的案子,雖然按照了IC供應商所提供的建議線路來規劃電源區塊,但Sample板回來測試後,發現居然開不了機。由於這個板子的電源採用了Power MOSFET搭配Firmware當作開關,算是當時比較新的設計,大家在過去都不曾遇過這種問題。於是日本特別派了工程師協同IC的FAE一起來實驗室協助解決這個電源問題,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都沒解決,日本工程師因為母廠另有任務只好黯然回國,只能放手把這個工作全權交付給我。
我重新檢視大家在一個禮拜來使用示波器、邏輯分析儀等量出來的許多資料圖表,回頭找出大學時修課所使用的電子電路學教科書,終於發現問題癥結。最後僅僅加了一顆電容以及兩顆電阻,就讓系統成功開機。後來,同事們只要使用到類似的主機板電源區塊,幾乎都把我這個專案的線路當做範例線路,甚至IC公司的FAE也私下跟我坦承,他們也將我的線路提供給其他同業的工程師來參考。當時工作實在很忙,不然應該要申請專利才對。雖然這個案例並沒有讓我賺到專利的錢(公司有提供專利申請獎金),自己還是超有成就感。
Q4. 如果繼續擔任主機板的「硬體研發工程師」,後續的職涯地圖與職場風景將是如何?
研發工程師的職涯地圖除了職等會隨著年資與表現晉升之外,後續大致會分為管理職或技術職。個性不喜歡管理的資深工程師通常會負責難度更高的案子,同時擔任資歷較淺的工程師的mentor。適合擔任管理職的資深工程師,可能會擔任team leader,帶領幾位工程師負責複雜度較高的案子。表現好的話,或許有機會擔任研發部門主管。
研發工程師的職場風景,除了多了一些會議之外,基本上與研究生的生活相當類似,大部分的時間多在實驗室裡度過。
Q5. 基於什麼原因,讓您決定跳脫這份職務? 而您的下一份職務是什麼工作?
主機板研發工程師做了兩年後,開始思考未來自己的人生規劃問題。基於下列幾個原因,決定離開這份工作:
1) 職場生活類似大學研究所生活的延伸,後來覺得有些一陳不變。
2) 雖然時常要與不同部門甚至上游廠商開會或meeting,但接觸的人大多是老面孔,人際網路相對封閉。
3) 主機板研發工程師的工作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實際內容只是將上游IC廠商的IC產品整合成一個板子,IC廠大多會提供範例線路。同事們私底下聊天,大多覺得並不需要經過研究所的訓練就可以完成相關工作。
離職後, 一開始並沒有思考接下來要到哪個領域工作。因為當時流行考證照,剛好有空擋就去參加了證券營業員等考試。原本想說去投信或證券公司擔任產業研究員,因緣際會通過了一家創投的面試,成為了創投公司的產業分析師。
Q6. 相較於您的第一份工作,下一份工作有沒有比較符合您的需求?
我擔任主機板研發工程師兩年,後來在創投業八年。第一份工作強調專精,全新產品順利誕生時會很有成就感,但工作環境相對封閉;第二份工作強調廣博與人脈,可以從上而下對創業環境與世界趨勢有通盤的學習與交流,投資有回報時雖然很高興,但畢竟真正成功的還是被投資的創業者,創投只是輔助者或直白的說,就只是配角。兩份工作屬性差異極大,其實也都並不討厭。雖然第二份工作的期間遠大於第一份工作,並不代表我比較喜歡第二份工作,只能說創投工作的視野廣,相較之下比較不容易產時職業倦怠的原因吧!
Q7. 綜觀您的職涯地圖,如果再回到校園,您會強化哪些領域或科目?
在大學電機電子科系就學時,有上過必修的電子學、電路學以及實驗等科目,大致上可以升任主機板研發工程師的工作。至於創投工作,學校裡能學到的多以會計學、投資學等財務課程,這些知識在評估投資標的時只能算是基礎的基本功,公司產品種類繁多,各領域專業知識很難在短短的評估時間裡精通,如何抓重點、學中做,並透過個人的人脈存摺多角度驗證,更是能否在創投領域表現傑出的關鍵。
如果回顧自己的校園修課,我會多花些時間在軟體程式設計以及財務相關的修課。財務報表的解讀與軟體程式設計的觀念,未來在許多公司或職務執行的重要性將會越來越重要。
16樓
請問前端或後台的區塊鏈開發工程師是如何來進行分工嗎?
區塊鏈開發工程師也是coding的人員。這邊的前端會是指「使用者介面」的工程師,後台主要是區塊鏈API的開發人員,不一定是串接資料庫的部分,不同的開發模式會有所不同,有些DApp有可能是直接透過API將資料寫入區塊鏈的帳本中,並不會儲存資料在傳統的資料庫中(RDB 或 NoSQL DB)。
3樓
[+] 1 回應 •
能否舉一個醫療案例簡單說明SA與SD的工作互動?
例如要開發一套心電圖檢查系統,SA負責整理從所需的功能,包含掛號、排診、檢查、與儀器傳輸、登打報告、上傳等功能,簡述系統流程與客戶溝通醫療業務層面,完成後再由SD設計前述的各項功能,包含介面規劃、雛形設計、細節規格,轉換為電腦系統層面轉給PG去實行,SD相當於SA(外部)和PG(內部)間的橋梁。
請問軟體工程師與系統工程師的工作互動是什麼?
兩者要一同面對上線系統的維護品質。系統工程師負責管理客戶端的資料,也就是資料庫,監控其系統運作的效能和定期備份、統一資料表定義,醫院發生效能緩慢時,系統工程師會驗證資料庫主機和網路是否有異常,而軟體工程師會檢查和資料庫是否有耗時的指令。兩者會互相通知對方各自的狀況,以快速釐清現狀,硬體由系統工程師處理,軟體由軟體工程師負責。
5樓
[+] 3 回應 •
請問一般建案可分為哪幾個階段? 專案的各階段有哪些重點工作?
專案由確認執行開始分為:
(1)研展:市場調查、評估分析。
(2)企劃:依評估情形制訂行銷策略,一般會與廣告公司合作(代銷)。
(3)潛銷期:正式銷售前的宣傳、潛在客源開發。
(4)銷售期:客戶開發、房屋銷售、依銷售情形調整銷售策略。
(5)完銷及交屋:交屋情形、客服。
專案開始至結案,小型建案一般為2-3年,大型建案4年以上不定,規模較大的建設公司可能另立研展部門,及完銷後由客服部接管,時程上會有所差異。
3樓
[+] 1 回應 •
能否簡單說明「機械工程師」與「機械設計師」的工作任務? 與製圖員又有哪些差異?
因為我們從事機械產業,所以我以機械的角度去說明這三個職位
機械工程師:除了會畫圖外,還要負責設備及規劃,並執導操作人員和機器。當工程師一張機械圖檔出來,要去了解這整台機器的運作還有配電和安裝,需要現場操作機器並試車讓機器成功的運作。
機械設計師:主要是協助工程師畫圖,這不像是製圖員只畫簡單的零件圖,而是畫整台機器的組裝工程圖,裡面還要包含配電圖。當工程師試車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有問題,設計師都要隨時隨地的修正圖形或是加個零件,以跟工程師互相搭配。
製圖員:主要是畫簡單的零件圖平面圖而以,不會向設計師他們畫的那麼複雜。但也是累積經歷最初的職位之一。
其實每個讀機械的都希望以後能當工程師,畢竟不只薪水高,而且可以更了解到機械的結構與操作,會讓我們更多一項技能,這個技能真的是靠經驗的累積學習的,雖然製圖員是學習的基礎,但只要慢慢學習累積經驗相信會在機械產業成為人才。
3樓
[+] 1 回應 •
請問證券公司的研究員與創投研究員的工作內容有什麼不同?
證券研究員的工作主要是服務經紀部門的客戶, 也就是一般的散戶. 本質上屬於Sell side分析師. 至於創投的研究員則屬於Buy side分析師, 他們的報告僅於內部使用, 作為創投公司投資之依據
3樓
[+] 1 回應 •
請問幹細胞採集與儲存是由技術人員負責嗎? 還是有不同的分工? 技術人員需要相關證照或認證嗎?
處理幹細胞之技術專員爲醫檢師,每年需修習足夠學分並維持其證照。新進技術專員須經專業訓練,確認處理過的幹細胞之無污染率及細胞活性等指標符合實驗室規定之標準才可上線。實驗室主管會定期針對各技術專員之檢體處理結果進行考核。
3樓
[+] 1 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