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 會計師事務所 審計部
【職涯轉轉彎】訪談 - PCB廠/品保工程師
Q1. 請問您是從哪類系所畢業? 當初是什麼原因或時空背景,讓您決定投入「PCB廠/品保工程師」的工作?
Q1. 請問您是從哪類系所畢業? 當初是什麼原因或時空背景,讓您決定投入「PCB廠/品保工程師」的工作?
我是化工系畢業,希望能投入工廠作業學以致用,又期望薪資能高於傳統產業水準,所以進入了PCB產業
Q2. 請問在就職前您對這份職務的工作內容有哪些認知? 正式上班後 ,實際的工作內容跟您先前認知有哪些落差?
剛畢業對於工作其實沒有很具體的想法,認為品保可能就是做數據分析的單位,但實際上線之後發現,數據分析背後所需要的技能包含對製程的熟悉度以及對數據變化的敏銳度,再來就是要熟悉許多不同的數據分析方法等等,這些在學校都是沒有辦法學到......
Q3. 請問您在「PCB廠/品保工程師」的工作期間,最有趣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有沒有覺得很有成就感的案例可以分享?
最有趣的工作,是參與從良率分析到製程改善,最終看到良率提升的過程。
Q4. 請問您在「PCB廠/品保工程師」的工作期間,比較枯燥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有沒有感到挫折的案例可以分享?
8樓
[+] 6 回應 • 
請問如果是資淺的承銷輔導協辦人員,最多可能同時協辦幾個案件?
若是資淺的人員,協辦的案件數大致2~3件,也有能更多,這要視公司手上的案件數。雖說案件數越多可能會越忙,但由於案子的進度不一致,有的可能卡關要處理,有的可能才剛啟動,有的可能已進入送件階段等等,不過原則上大家的心力會以目前準備要送件的案件為主。
3樓
[+] 1 回應 • 
侵權相關業務是否主要來自於受害廠商主動上門,尋求專利商標事務所協助? 還是專利商標事務所的業務有什麼方式爭取業務?
專利商標事務所的收益來源,主要是受客戶委託申請專利商標,既有客戶申請了專利商標之後,發現有別人侵害權利,回頭再委託原事務所、而不是另外委託一般事務所或其他專利商標事務所之比例,是很高的。另外,一般專利商標事務所通常都會備有法務部門,若是有侵權訴訟需求的客戶,也會來找專利商標事務所為其處理,少有去找一般的法律事務所。而業務在外接觸客戶的同時,也有相當的機會遇到有侵權訴訟需求的客戶,也能接案回來。因此,專利商標事務所的法務部門,雖然不是最重要的設置,但確實是公司收益不可或缺的一環,相對性的提高了重要的位置。
3樓
[+] 1 回應 • 
請問製程工程師對於黃光、蝕刻、薄膜等製程的機台都要熟悉嗎? 會輪調或支援嗎?
因為跨部門的製程通常涉及複雜的專業知識,而一般的工程師需要花費2-3年的時間去熟悉該部門的製程與機台,所以製程工程師通常不會在不同部門的製程中輪調。但一個部門中,通常包含眾多的製程與機台,所以部門的主管會希望資深的製程工程師儘可能的熟悉部門內的所有製程與機台。新進的製程工程師在一開始的時候只會先負責部門內固定的幾個製程與機台,待累積1-3年的工作經驗後,則會安排部門內的輪調,意指負責同部門中不同的製程與機台。
3樓
[+] 1 回應 • 
Q4. 如果繼續擔任主機板的「硬體研發工程師」,後續的職涯地圖與職場風景將是如何?
研發工程師的職涯地圖除了職等會隨著年資與表現晉升之外,後續大致會分為管理職或技術職。個性不喜歡管理的資深工程師通常會負責難度更高的案子,同時擔任資歷較淺的工程師的mentor。適合擔任管理職的資深工程師,可能會擔任team leader,帶領幾位工程師負責複雜度較高的案子。表現好的話,或許有機會擔任研發部門主管。
研發工程師的職場風景,除了多了一些會議之外,基本上與研究生的生活相當類似,大部分的時間多在實驗室裡度過。
Q5. 基於什麼原因,讓您決定跳脫這份職務? 而您的下一份職務是什麼工作?
主機板研發工程師做了兩年後,開始思考未來自己的人生規劃問題。基於下列幾個原因,決定離開這份工作:
1) 職場生活類似大學研究所生活的延伸,後來覺得有些一陳不變。
2) 雖然時常要與不同部門甚至上游廠商開會或meeting,但接觸的人大多是老面孔,人際網路相對封閉。
3) 主機板研發工程師的工作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實際內容只是將上游IC廠商的IC產品整合成一個板子,IC廠大多會提供範例線路。同事們私底下聊天,大多覺得並不需要經過研究所的訓練就可以完成相關工作。
離職後, 一開始並沒有思考接下來要到哪個領域工作。因為當時流行考證照,剛好有空擋就去參加了證券營業員等考試。原本想說去投信或證券公司擔任產業研究員,因緣際會通過了一家創投的面試,成為了創投公司的產業分析師。
Q6. 相較於您的第一份工作,下一份工作有沒有比較符合您的需求?
我擔任主機板研發工程師兩年,後來在創投業八年。第一份工作強調專精,全新產品順利誕生時會很有成就感,但工作環境相對封閉;第二份工作強調廣博與人脈,可以從上而下對創業環境與世界趨勢有通盤的學習與交流,投資有回報時雖然很高興,但畢竟真正成功的還是被投資的創業者,創投只是輔助者或直白的說,就只是配角。兩份工作屬性差異極大,其實也都並不討厭。雖然第二份工作的期間遠大於第一份工作,並不代表我比較喜歡第二份工作,只能說創投工作的視野廣,相較之下比較不容易產時職業倦怠的原因吧!
Q7. 綜觀您的職涯地圖,如果再回到校園,您會強化哪些領域或科目?
在大學電機電子科系就學時,有上過必修的電子學、電路學以及實驗等科目,大致上可以升任主機板研發工程師的工作。至於創投工作,學校裡能學到的多以會計學、投資學等財務課程,這些知識在評估投資標的時只能算是基礎的基本功,公司產品種類繁多,各領域專業知識很難在短短的評估時間裡精通,如何抓重點、學中做,並透過個人的人脈存摺多角度驗證,更是能否在創投領域表現傑出的關鍵。
如果回顧自己的校園修課,我會多花些時間在軟體程式設計以及財務相關的修課。財務報表的解讀與軟體程式設計的觀念,未來在許多公司或職務執行的重要性將會越來越重要。
2樓
[+] 回應 • 
「公關公司」這名稱很常出現,似乎也很難讓人分辨公司所從事的業務?
說到「公關」這個名稱有相當浮濫的現象,即是目前在求職欄打上公關中可以看到公司名稱相當多樣,甚至連八大行業都喜歡在職稱上用上「公關」這兩個字,公關行銷、活動規劃、企業服務、整合行銷、媒體創意、策略顧問…各種詞跟「公關」的排列組合在所多有,是在一般公司從事公關的工作?還是如同我上面形容是在公關公司內替福委會辦理活動? 公關公司的進到各家官網內容寫的包山包海,從活動-廣告-記者會-展場布置…都做?
因此,請看每間公司的「實績」介紹,才能夠真正了解這家公司究竟是主要做哪方面的業務。
3樓
[+] 1 回應 • 
請問理財型房貸與抵押型房貸有什麼區別?
理財型房貸可說是抵押型房貸的同質性產品延伸,主要做的是「轉貸」的市場,也就是許多不動產所有權人,在先前已經將房屋抵押給原銀行並享有原貸款利率,而其他銀行為了爭取新放款客戶,因此會由AO人員去接觸這些已經有房貸的潛在客戶,用較好的貸款條件來吸引客戶轉貸到新的銀行,對銀行來說,由於轉貸客戶已經有原先的良好歷史還款紀錄,以及其他銀行已經鑑定過的正常房屋抵押品,所以轉貸客戶會較新的買賣件客戶風險來得低,所以銀行會應徵新的AO人員,來積極爭取此類的放款業績。如果已經是他行工作已久的銀行房貸超級業務員,更會容易直接被新的銀行挖角,直接把房貸客戶轉貸到新銀行。
4樓
[+] 2 回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