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企劃師[編輯] / [新增其他職務]
職業心智圖 | |
---|---|
課程活動策劃師 | |
![]() | |
行業公益夥伴 | |
---|---|
彤鳥社企 | 同理感官溝通 | |
只要您協助填寫溝通訓練機構的職務說明書一份,彤鳥社企將提供您300至600J幣作為酬勞!期待大家一起來分享職場經驗,為年輕世代的職涯探索盡一分力! |
課程活動企劃師 (教育業|溝通訓練機構|課程設計部) 溝通訓練機構的任務在於改善人們的溝通技巧,課程學習可以藉學校講座活動或企業的員工訓練等方式導入,目標在提升教師與學生、主管與員工及員工間的溝通效率。受限溝通是溝通訓練的一種,希望受訓者能以受限者的同理心思維,模擬受限者的角度,提升個人的溝通技巧與效率。
同理心其實是一種想像力,沒有相同經歷很難產生足夠的想像力,若只想藉口述方式讓學員習得同理溝通技巧實屬不易。因此,溝通訓練機構通常會推出實際的體驗課程,讓學員透過沉浸的方式學習,達到有效建立同理溝通技巧的目的。溝通訓練機構裡的課程活動企劃師又稱為「課程規劃師」,主要負責設計並規劃適當的課程,重點工作敘述如下:
- 訪談並確認服務單位的課程目標。
- 撰寫課程文案與課表,並進一步規劃課程內容與教案的執行流程。
- 挑選適當的講師並與講師確認時間。
受限溝通體驗課程的設計難度非常高,除了身心受限者有很多與大眾不同的經驗因素外,編寫教案或規劃課程也必須是擁有教育相關的知識經驗者才能勝任。受限溝通機構裡的課程規劃師,本身就是受限課程的老師,他們在累積更多的教學經驗後,才會開始嘗試設計這些體驗課程,將自己的生活經歷轉化成可以讓學員體驗的活動,並透過活動設計讓學員反思,進而在溝通時增加對他人的同理心。
職場
職務分工魚骨圖 | |
---|---|
感官體驗課程 | |
![]() | |
年度工作目標 | |
---|---|
藍色 契合課程目標(60%) 紅色 教師溝通培訓(20%) 橘色 文案撰寫能力(20%) |
日常工時比重 | |
---|---|
藍色 課程活動設計(40%) 紅色 教師培訓與授課演練(30%) 橘色 行政處理與個人進修(30%) |
績效評核
契合課程目標(60%):課程規劃師必須設計出符合客戶課程目標的課程,並適切安排講師,讓學員有良好的課程體驗。衡量標準為客戶對課程內容的效益評比以及回流程度。
教師溝通培訓(20%):準備授課教材與教具,並培訓受限及非受限講師,溝通課程中與學員互動的情感表達與溝通技巧。衡量標準為學員互動反應及參與度。
文案撰寫能力(20%):除了課程撰寫文案外,也要協助FB粉專等貼文推廣,以及結案報告的撰寫。衡量標準為社群媒體詢問度與相關報告品質。
工作內容
課程活動設計(40%):透過訪談溝通,洞察客戶課程目標的真實痛點,設計出能解決痛點的體驗活動。課程規劃師也必須設計製作課堂所需教具以及教案等。
教師培訓與授課演練(30%):根據課程規劃的內容,與講師溝通如何帶出課程的效果,並協助講師進行日常練習。
行政處理與個人進修(30%):內部與外部會議討論或簡報,也必須協助業務的推廣。空閑時必須透過文章、書籍、讀書會、NLP等來進修,心理學有助於加強自身的表達傳遞能力,課程設計教學書則對課程規劃有不小的幫助。
崗位關係
上層:部門主管會依據客戶屬性以及課程規劃師所擅長的領域,分配適當的案件給課程規劃師,主管也必須提供適當協助並評定年度考績。
平行:以感官溝通課程為例,前後段分工的同仁包括課程推廣業務人員、受限講師、非受限講師及課程行政人員等職務,相關工作互動簡述如下:
- 業務推廣人員:當業務承接人員,透過陌生拜訪和學校或者企業單位溝通後搜集教學目的,取得口頭允諾後,交由課程規劃師接手。
- 課程行政人員:課程開始前必須準備課程所需教材,教學過程中記錄受限講師和學員間的互動。攝錄影音內容,再透過文字及約莫3至10分鐘的影音,協助完成課程的結案報告。
- 明眼講師:控管授課流程,並負責收斂人與自然的連結。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記錄視障講師和學員的互動,並收集影音內容,再透過文字心得以及約莫3至10分鐘的影音呈現,並在收斂課程輔導每位參與學員撰寫心得,達到共嗚交流的效果。
- 視障講師:針對課程規劃及目的,負責收斂感官與自然的連結。
外部客戶:學校或者企業單位溝通後搜集教學目的,針對客製化的課程,與客戶事前溝通,並準備適當教材及流程的安排。
任職要求
教育程度/經驗
- 大學以上,教育相關工作。
- 身心障礙證明紙卡(小卡)。
特別知識和技能
- 基本電腦文書作業。
- 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學、課程設計。
與職務相關的學校修課 ( 課程名稱 : 重要性5>4>3>2>1 )
- 教育原理(5). 課程設計(4). 心理學(3)
工時薪水
薪資展望:固定月薪2萬5,累積2年工作經驗可達3萬5。
平均工時:每週30小時,課程之外很少加班。
工作機會:規劃課程的工作之外,也可擔任引導教練與培力講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