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作目標
|
|
| | 黃色 量產管理(50%) 橘色 產品導入(40%) 紅色 廠內稽核(10%)
|
|---|
在每樣商品的製作過程當中,都需要有品質控管的環節,才能保證消費者買到的商品是完好可以使用的,品保工程師就是在進行這樣的工作。
品保工程師主要工作內容為品質保證,可以分為場內的品質控管,包含用各式各樣的檢測方式剔除不良品,確保出貨的產品都是客戶可使用,以及不幸有不良品遺漏市面時的不良品回收與處置。
品保工程師的整體目標是為公司做到無報廢以及零客訴的完整收益狀態。
職場
績效評核
產品導入(40%):針對剛要設計生產的產品,在有限的時間中試驗,確認各個品質數據,確保穩定性以及生產的品質,若都達到標準經過品保審核才可量產。衡量標準為各項品質的數據表現、時程安排、初量產的表現。
量產管理(50%):針對已經量產的產品進行品質監控以及不良品的處理,以及廠外不良客訴的回覆。衡量標準為產品良率、客訴嚴重等級與件數。
廠內稽核(10%):根據ISO規定,工廠內需要定期的進行廠內稽核,一般來說每半年要有一次的廠內稽核,並需要製作成正式的報告書備查,稽核缺失項目需要被紀錄且追蹤。衡量標準為稽核缺失項目數、改善結果是否有效。
日常工時分佈
|
|
| | 黃色 改善生產良率(30%) 橘色 不良品處理(30%) 紅色 客訴處理(20%) 綠色 產品良率監控(10%) 藍色 生產線稽核(10%)
|
|---|
日常工作
產品良率監控(10%):每日監控量產產品的良率狀況,若未達目標則分析良率漏失的部分,並區分是突發性(停電、地震、火災等等)還是週期性的變化,針對突發性的部分做風險產品的區分,並告知產線要加強測試,若為週期性變化則須進一步分析原因並改善。
改善生產良率(30%):與設計部門密切合作,了解導入之產品目前良率表現狀況,並藉由生產數據分析該產品的生產困難點,與設計部門一同研究改善方案,讓未來量產後的狀況良好。
不良品處理(30%):對廠內不良品的部分,以抽驗或全檢的方式安排實驗確認功能性與數量,若不影響功能性且數量不大,則可與客戶討論特別採收,或影響功能性則需要釐清原因。
客訴處理(20%):對客訴的部分,要回收客訴的不良品,並從不良品上得到相關生產資訊(生產日期,出貨日期等等)並根據生產資訊回去追蹤當時的生產狀況是否有異常,而現在異常是否排除。
生產線稽核(10%):每周去產線上做稽核,確保線上生產人員有依照SOP做生產,且有確實記錄生產資訊。
崗位關係
上層:工程師一般上層是課長(或是組長)而後是經理,品保部分課長一般管理5~8人,主要分配經理下達的工作給每位工程師,以及與其他部門一起做重要決策。經理部分負責考核與更高層的長官做公司營運計畫的內容。
同事:組內的同事,依照每個公司的規劃可能是平行關係,也可能是合作關係,以合作關係來說,是一個專案內有許多的項目,一人分配幾項,並藉由平日的開會討論來總結。平行關係的部分,有可能是每個人都有負責的產品,各自管理關於與產品的品質項目。
下屬:在工程師之下還有技術員,一般來說,品保單位的技術員大概會有4~5位,品保技術員主要負責幫助工程師做實驗,並彙整實驗結果,讓工程師去判斷不良狀況的嚴重性與造成原因是甚麼。
任職要求
教育程度/經驗
- 學歷:一般來說因為要快速理解廠內製程關係,會要求有理工背景且有大學學位,其次為工業管理類型。
- 經驗:一般工程師無經驗也可以做,但若要做到課長部分,需要有相關經驗2年以上。
特別知識和技能
- 在科技硬體類的品保中,需要有的知識部分,是理工部分的知識,一般普通的化學會應用在工廠中的濕製程上,而物理部份則會應用在管路與產線傳動上,無經驗者一開始並不會要求要全會,但是至少要有基礎。技能部分,為了要寫一份清楚的報告,要會文書軟體,更重要的是與人交流的能力,因為在品質的標準有時不一定是一定的,而是靠討論決定出來的,該怎麼與他人討論共同訂下合理的標準,也是品保很重要的技能。
與職務相關的學校修課
- 需要會的一些相關的科目:英文、普通化學、電化學、普通物理、數值分析、基礎統計、光學⋯
職涯發展
以薪資來說,資訊業的品保工程師因為oncall的工作性質,薪水會比一般傳統產業還要多出1萬以上,大學畢業新鮮人根據學歷底薪大約是36~38K左右,薪水成長也算穩定,每年除非遇到特殊情況,不然都會根據個人績效有微幅的調薪。 Oncall 的部份主要在於特殊的製程問題發生時,品保要針對品質部份做確認,判定是否要讓半成品續走或者報廢。
以升遷來說,PCB品保工程師隨著時間經驗的累積,大約2~3年可以升上課長,10年以上可以升到經理。
以個人發展來說,資訊業普遍加班的情形,會讓人較沒有自己的時間,故職能的累積完全在本業上,較難做很大變動的職業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