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線記者  報社/副刊中心 | Cynthia

年度工作目標
   黃色   規劃議題或採訪方向(50%)
橘色   採訪撰稿(50%)

依照不同報社的版面規劃,每家報紙的副刊內容各有不同,其負責的記者路線也就有所差異。不過大部分報社的副刊內容,多屬於較為軟性的新聞,即有別於頭版、或社會版、政治版等較為嚴肅的新聞內容,副刊多提供生活消費、旅遊美食或文藝等資訊,其屬性就和雜誌提供的內容較為相近,除了有時效性的記者會新聞之外,有時記者也必須像雜誌編輯一樣,自行規劃主題,向主管提案後,進而去採訪拍攝。

也由於內容較為貼近讀者,內容的呈現與規劃上,相對上需較以實用為主,版面呈現也較為繽紛,讓讀者在吸收完國家大事和社會新聞之餘,也能吸取到一些較為輕鬆的生活資訊。

職場

績效評核

規劃議題或採訪方向(50%):衡量標準為主題明確性、可看性與新聞點、是否獨家或搶先報導等。

採訪撰稿(50%):衡量標準為是否言之有物、清楚傳達資訊。

日常工時分佈
   黃色   關係與訊息維繫(50%)
橘色   現場採訪與拍攝(25%)
紅色   採訪完轉稿(25%)

日常工作

關係與訊息維繫(50%):維持線上採訪對象的關係,密切留意可報導的訊息。

現場採訪與拍攝(25%):依照負責的路線或主題不同,規劃採訪的方式也略有差異,例如醫療可能就不需要受訪的醫生入鏡,僅需構思示意畫面呈現主題,就能採取電話訪問的方式。只是即便是電話採訪,平面媒體為了版面構成,一樣需要畫面的呈現,也就需要現場拍攝或棚拍,只是消費性的版面不同於政治社會或娛樂以主角為主,而較多是呈現的是商品、環境。

採訪完轉稿(25%):結束採訪後的後續轉稿工作。

崗位關係

上層:不論是跑什麼線,記者直接面對的長官,主要還是各線的頭,職稱有時是組長、有時是主任,依各公司編制有所不同。記者在決定採訪內容和規劃採訪大致方向後,便須向主管匯報或提案,徵詢採訪許可與意見,採訪完的稿子也由主管審核。因此充分讓長官了解記者自己對題目的想法,自然相當重要。

平行或同儕:記者的主要搭檔當然就是攝影了,因此拍攝的主題和內容,除了自己的長官,另一個要充分溝通的就是搭配的攝影。讓對方了解拍攝的重點,並與其討論呈現的方式,有助於攝影捕捉好的畫面。

另外各組多配置3~4位記者,彼此之間有的會再細分負責的領域或對象,而不論有無分線,記者工作多離不開獨家的壓力,同儕間既是互通有無、當然有時也是彼此競爭的關係。

對外:記者聯繫採訪時,有時不見得直接接觸到採訪對象本人,再拍攝前往來最密切的,有時反而是公關。除了經由公關表達採訪上的需求,與公關維持良好關係,有時也是挖掘獨家或搶先報導不錯的管道。

任職要求

教育程度/經驗

  • 學歷:大學畢業,傳播相關科系因為有實習採訪經驗,因此機會較多,但針對不同線的需求,其他科系也有機會,例如有醫學背景應徵醫療線新聞記者可能就相對有優勢。
  • 經驗:最好有跑線經驗,但應屆畢業生如果在學時累績採訪經驗與作品,仍有機會。

特別知識和技能

  • 同上,依照不同路線,相關背景與技能或多或少在應徵職缺時會有幫助。

職涯發展

薪資成長:依照跑線的年資以及各家薪資水平有所不同,無經驗起薪約2萬5至2萬8不等 ,2~3年後約再上調4~5千左右。

工作機會:如維持相同領域,有機會轉該路線的組長,負責審核記者題目與稿件,並向上匯報;或者也可能因採訪時長期接觸跑線領域,轉作企業公關。